入职培训很简单,只需要四步

2024-06-19 09:49 郭步扬 中国农业银行武汉金融研修院

当前,以“95后”“00后”为主的青年员工进入职场,成为企业的“新鲜血液”。这一群体从不缺乏互联网基因,拥有巨大的创新潜力,可以为企业源源不断地注入活力。


与此同时,青年员工所具备的个性鲜明、自主性强、追求独特、表达欲旺盛、注重社交需求与情感体验等特点,也给企业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。


例如,在面对较大压力时,精神与情感层面的满足所带来的变化显著,个性化奖励、人文关怀更能赢得青年员工的认可,以绩效、奖金为主的纯粹物质激励反而效果不佳。


再如,青年员工表达意见的方式更加直接和多元,对良好的职场氛围、融洽的同事关系等外部环境更加关注。


在青年员工成长的过程中,入职培训是企业人才培养长效机制的“当头炮”,所以我构建了鱼骨模型来概括入职培训的全流程,突出每一环节的关键点,助力新员工培养团队认同力,建立主动积极的工作态度。



TIP   团队认同


“团队认同”这一概念起源于“社会认同”,后由Ashforth和Mael推广到企业管理领域,指的是团队成员对团队身份的归属感,或者是感知到与团队身份的同一性。


“团队认同”的建立不仅需要领导者、其他成员、整体氛围等外在因素,更需要员工自身积极参与且具备团队合作的能力。因此,本文提出了“团队认同力”的概念,可以理解为团队成员自觉参与团队、积极呼应团队、最终主观能动地领导改造团队的能力。


图片

概括入职培训流程的鱼骨模型图


图片

营造氛围,加速破冰


训前准备在新员工的入职培训中尤为重要,不仅关系到对新环境的第一印象,还影响着培训的整体效果。新员工只有先对自己加入的团队产生融入感,与共同参训的其他学员拉近距离,才能顺利构建团队认同力。


科学新颖地分组


“科学”体现在贵精不贵多,每组组员最好控制在5名以内一方面,小组成员过多容易出现“大嗓门效应”,即大部分组员成为旁观者,难以调动积极性;另一方面,各组组长也是初入职场的新人,在管理团队上缺乏经验,精细化分组更便于管理。


“新颖”的目标是创造共鸣。分组时,应充分考虑各成员的共性特征,并以此为基础加深团队之间的共鸣。


常见的分组依据有同乡、校友、同专业、同岗位等,也可以结合时下流行元素,采用青年员工感兴趣的分组方法,比如星座、MBTI人格类型等。无论何种形式,都是为了增加培训的趣味性,为培养团队认同力创造前提条件。


双向传递情感价值


通过健全外部设施,可以将领导对新员工的重视传达给对方。比如,在培训场地树立欢迎标语与宣传海报;为每组成员定做个性化的入职礼包,包括服装、笔记本、U盘等;创新形式,准备具有流行元素、彰显企业特色、突出个人独特性的物品,包括盲盒摆件、企业吉祥物、量身定做的个人成长地图等。


图片


同时,培训管理者还要激发社群内部活力,通过组织业余活动创造属于年轻人的“引力场”。比如,两周以上的培训项目可以安排2~3次课余活动,形式不限,传统的包括辩论赛、户外拓展等,流行的包括集体观影观剧、电竞比赛等。


总而言之,尽可能让学员参与活动策划、选题、组织、宣传等不同环节,体验活泼轻松的集体氛围。


图片

设定目标,协力推进


任务目标是敦促小组成员全身心投入培训、参与合作的助推器,也是凝聚集体智慧、培养团队认同力的催化剂。


“三结合”设置目标


设置任务目标应当注重创新性,做到与业务发展结合、与培训内容结合、与员工特长结合,切不可用机械性的考试、论文、心得体会代替培训任务。另外,任务设置可以聚焦业务发展中的重点领域或难点问题,利用青年员工的创新思维寻找破局思路。


例如,数字化转型是目前商业银行面临的一大课题,某银行后台研发部门选择在新员工入职培训中设置“金点子”大赛,要求每组成员聚焦数字经营战略,在场景挖掘、平台建设、数据分析、流程优化、风险控制等方面设计具体可行的数字化解决方案。


经过数年发展,“金点子”大赛已成为该部门员工入职的第一次“练兵”,其中诞生了“惠农e医疗”“无人智慧金融车”“土地资源服务平台”等方案成果,为相关业务发展提供了新思路。


特别是学员在共同研讨的过程中,充分锻造了创新、实干、协作、担当、拼搏的精神,能够更快速地适应未来工作。


绘制团队管理日程表


在新员工团队中,往往会出现“能者多劳”与“搭便车”的现象,指的是组长能力素质出众,但由于缺乏管理经验,没有合理分配任务,以致个人完成了大部分工作,其余成员变成旁观者或局外人。这时,可以使用三色日程表规范任务推进流程。


三色日程表将一项任务拆分为多个子目标,每个子目标分为三个阶段,分别用三种颜色表示。


例如,某培训任务分设了收集资料、建立模型、数据验证这三个子目标,在绿色阶段,小组成员完成第一个子目标下各自负责的工作;在红色阶段,组织集中讨论,检验每位成员的工作成果,并布置下一子目标;在蓝色阶段,成员根据讨论修改完善工作成果。


图片

通过三色日程表明确职责分工


这一工具既能有效分解任务、明确职责分工,又能及时复盘、保证最终结果。


图片

创新教学,提质增效


教学课程在一次培训中的占比往往是最高的,但目前,部分培训管理者将“上课”视为达成培训目标的唯一手段,以致不管培训什么内容,都变成了“老师讲、学生听”。


实际上,课程只是达成培训目标的手段之一,我们应该在设计培训内容时“三省吾身”。


本次培训的目标是什么?


这个目标只有通过上课才能达到吗?


如果一定要上课,有什么其他形式可以运用?


然后,通过两种创新形式完成对课程的安排。


搭建小组式翻转课堂


对于理论知识类课程,可以以团队为中心打造翻转课堂学习模式,实施过程包含三步。


首先,团队集中学。课前,学员借助线上资源自学,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,组员之间相互讲解重难点,解答彼此疑问,搭建知识框架图谱。


若有无法解答或存在争议的问题,由组长收集后提交给授课教师。集中学习的形式可以缓解理论学习的枯燥感,通过高频次沟通,完成从记忆到理解再到运用的学习过程。


其次,教师辅导学。教师提前收集每组存在的疑问与难点,有针对性地对授课内容进行调整。在翻转课堂中,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拎主线、搭框架、解疑难,同时还要确定一些重难点内容,作为小组研讨的材料。


最后,研讨交流学。教师以小组为单位组织研讨,提前明确研讨目标、引导研讨方向,组织成果汇报。这一步的关键在于,将课堂时间留给学员,充分发挥团队智慧,鼓励参与者主动挖掘更多有价值的内容。


训战结合,以赛练兵


对于实操技能类知识,则应该注重学员的掌握情况,比如集中组织技能竞赛,以团体赛的形式激发员工比拼热情,增加团队凝聚力。而竞赛的重点是实战性,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加强。

一是以实际工作内容确定竞赛项目,比如针对银行柜员岗位的规范性业务流程培训,可以模拟客户办理业务的过程设置比赛项目;


二是邀请业务骨干作为评委,现场点评每支队伍的表现情况,同时讲解实际操作中可能遇到的其他问题;


三是营造氛围感,建立专业的实训室或者直接在日常业务经营场景中竞赛,让学员提前感受岗位氛围。


图片

多元评价,倍化价值


成果展示是培训流程的最后一步,也是让团队成员获得荣誉感的关键一环。学员互相分享成果、进行最终评比,可以获得正向激励,有效激发自身作为团队成员的荣誉感,进而形成团队认同理念,在日后的工作岗位上自觉参与团队、呼应团队,甚至主观能动地领导改造团队。


完善“1+N”评价体系


“1”指的是团队积分机制。这种方法操作简单、一目了然,可以作为最终评价的依据之一,不过要遵循公平、公正、公开的原则,每项加扣分理由都须明确无争议,且学员提出的质疑也应耐心解答,确保结果能够服众。统计所有成员的积分后,每日通报排名,以营造竞争氛围。


“N”指的是多元评价机制。积分制评价的缺点是较为死板,仅以一、二、三等奖“论英雄”,无法兼顾青年员工多样化的个性。


因此,培训管理者需要同时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机制,即以团队为单位,根据每组的具体表现和特点设置对应奖励,比如最佳组织奖、最佳创意奖、最佳氛围奖、最佳成长奖等,使每个团队的努力都能得到充分肯定。


图片

“1+N”评价体系


丰富学员画像与成长档案


除了最终评价之外,平时也应该为每个团队配备专门的班主任,全程跟踪团队中各个成员的工作表现,评价专业能力与参加团队工作的活跃度,重点关注团队中领导能力出众的人才,为其建立学员档案,从多个维度出发精细职业画像。


训后,将档案提交至相关业务部门,作为该员工长期发展的重要材料。


借助鱼骨模型推进入职培训,不仅可以培养新员工的团队认同力,帮他们迅速融入岗位环境,还能让企业理解青年员工的所思所想,把握这一群体的个性特征,为构建有针对性的管理模式提供参考。


昵称:
内容:
验证码:
提交评论
评论一下